龚芳颖 等 | Spatio-temporal modeling of satellite-observed CO2 columns in China using deep learning
作者:龚芳颖 等

Satellite measurements of the column-averaged dry air mole fraction of atmospheric carbon dioxide (XCO2) play a crucial role in monitoring CO2 emissions and sinks. However, the current limitations of satellite observations, including sparse sampling, narrow swath coverage, and data gaps caused by factors like clouds, significantly hinder their ability to accurately capture local-scale CO2 sources and sinks. This study introduces an innovative data-driven approach based on deep learning, which takes into consideration both spatial and temporal variations, to map XCO2 using observations from multiple satellites. By leveraging advanced deep learning techniques like conventional neural network (CNN), long short-term memory network (LSTM), channel-spatial attention, and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ANN) in the model training, this approach not only incorporates spatiotemporal variations of XCO2 but also integrates information from related terrestrial, anthropogenic, and meteorological variables. The results demonstrate a notable improvement in the predictive capability of the approach. An important advancement over previous studies is that this approach breaks away from the conventional practice of using model-generated XCO2 simulations for both training and validation. Monthly deep-learning XCO2 (DL-XCO2) of China from 2014 to 2022 was generated with a spatial resolution of 0.25° based on satellite retrievals from GOSAT and OCO-2/3. Cross-validation results show an average prediction bias of −0.16 ppm. Additionally, DL-XCO2 exhibits high precision when compared to two TCCON stations, with errors of 0.93 and 1.29 ppm in Hefei and Xianghe, respectively. Ultimately, the DL-XCO2 data effectively capture urban CO2 variations, showcasing the potential in accurately characterizing fine-scale CO2 sources and sinks.查看详情>>

曲卫东、黄奕淇 | 法拍房价格折扣与住房细分市场互动研究:来自中国的证据
作者:曲卫东、黄奕淇

在我国存量住房市场发展壮大的过程中,住房细分市场不断成长,尤其是近年来法拍房逐渐成为二手房供给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从买家风险偏好和市场相互作用的角度深入探讨了法拍房折价的潜在机制。通过分析中国11个代表性城市2017年7月至2020年10月的交易数据,本文的结果表明,中国法拍房市场的平均经济折旧约为14%,法拍房市场和一般二手房市场之间存在替代效应,且买家面临的购买风险对这一机制起到决定性作用。此外,整体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加会加剧购房需求从司法拍卖市场流出,并导致法拍房进一步贬值。本文的研究结果强调了提高司法拍卖房屋质量和改善二手房市场信息透明度的必要性,为二手房市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参考。查看详情>>

刘鹏、张嵛楠、王力 | 基于风险的政府监管:理论发展与实践应用
作者:刘鹏、张嵛楠、王力

有效应对各类风险的挑战,是中国式现代化面临的一个日益重要的治理议题。本文聚焦于研究西方险基监管理论的发展脉络及其启示,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系统分析来总结其理论和实践特征,探讨了回应性的险基监管、面向低风险的“良好监管干预设计”矩阵以及以风险披露助推理论,厘清了险基监管的发展脉络。在理论的基础上,关注欧洲主要国家险基监管实践的多维度差异,并归纳出治理传统、组织结构、行业影响与问责设置等解释性因素。结合险基监管理论与实践的启示,提出面向中国式现代化的险基监管在风险评估时要综合考量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多方面的风险,在具体落实时要充分体现险基监管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查看详情>>

Mu X、王洁晶等 | 解码移动大数据:中国人口分布的深度剖析
作者:Mu X、Zhang X、Yeh AG-O、王洁晶

移动大数据已经成为科研领域一个不可或缺的工具。然而,对于移动大数据的真实可靠性,以及它到底能多大程度上真实反映出现实世界中人们的情况,还存在一些疑问。本文将百度大数据和中国各县最新的人口普查数据做了一个比较,并应用幂律模型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来评价移动大数据所代表的人群是否全面。研究结果显示,由于人们的社会经济地位、人口统计特征以及居住地的差异,使用移动大数据估计的人口密度可能会有所偏差。比如,较高的文盲率和平均年龄可能导致人口密度的估计偏低。而较高的人均GDP、较高的城市化水平以及占较大比例的劳动力人口群体,则可能导致对人口密度的过高估计。研究结果说明,在使用移动大数据估计人口数量时,需要谨慎并进行交叉验证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此外,本研究还提供了一些实用的统计方法,可用于识别和解决在利用移动大数据进行人口动态估算时可能遇到的偏差问题,使得研究结果更加精准可靠。查看详情>>

唐杰:推进生态环境精准化高水平治理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2024年4月16日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意见》明确了新时期全面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进一步夯实了美丽中国建设的制度基础。 中国幅员辽阔,生态环境空间多样多姿,生态环境问题纷繁复杂,针对单一区域、单一要素、单一问题的管理已不能满足生态环境系统治理的要求。 实施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就是充分尊重自然规律和区域差异,基于信息共享平台建立分区域、单元化的环境管理制度,把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硬约束落实到具体的空间单元之中,按照国家指导、省级统筹、市级落地的原则,因地制宜实施'一单元一策略',分单元制定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从而实现差异化、精准化、高水平的生态环境治理。查看详情>>

王俊:完善机制合理配置城市健康资源
来源:《经济日报》2024年3月29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历经全球最快且规模最大的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伴随城市环境和居民生活方式的巨大转变,诸多环境风险因素和新型健康疾病对国民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在全球健康城市战略的影响下,为应对复杂化的公共健康风险,我国连续提出了《关于开展健康城市健康村镇建设的指导意见(2016)》《“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等健康干预战略,将“健康城市”建设作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抓手。由此,如何通过合理配置公共健康资源,真正将健康干预理念融入城乡规划、建设、治理的全过程,促进城市与人民健康的协调发展已然成为事关人民群众福祉的时代命题。就此命题,中国人民大学卫生政策研究与评价中心主任王俊教授于《经济日报》2024年3月29日第11版智库发表《完善机制合理配置健康资源》一文。该文结合全国爱卫办于2023年12月评选出的全国健康城市建设样板市中的典型案例,系统分析医疗卫生领域整体性治理之于健康城市建设的具体成效,并阐释如何通过合理配置健康资源,健全健康保障体系以满足不同人群的健康需求。查看详情>>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