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学院动态  学术动态

福建师范大学张廷君教授应邀为我院师生作学术讲座

[发布单位:威尼斯wnsr666    来源:威尼斯wnsr666    发布时间:2022-12-06]

2022112819时,学校百廿校庆暨学院十年院庆系列学术讲座活动接续展开,应学院邀请,福建师范大学张廷君教授莅临云端,在线为我院师生作题为“基本公共服务质量监测的数字化转型”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学院MPA中心执行主任白列湖副教授主持,学院200余名师生参加会议。

讲座伊始,白列湖老师对张廷君老师的研究方向及研究成果等进行了简要介绍并对张老师为学院师生作学术讲座表示热烈欢迎。同时,张廷君老师对学院的盛情邀请表示荣幸和感谢。

首先,张教授从“何以可行”方面出发,论述了基本公共服务质量监测的理论逻辑。将基本公共服务质量评价的研究分为三个阶段:公共服务质量的过程控制研究、公共服务质量的绩效测量研究和公共服务质量的民众感知研究。在对这三个阶段的研究进行梳理后,张教授提出公共服务质量的数字化评价研究,并由此构建基本公共服务监测体系理论框架。该理论框架主体由三部分构成:监测主体、监测流程和数据来源。特别是监测流程环节,张教授从传统的“评价-改进”模式创新升级为“三精”模式。即“精确评价-精确预警-精确改进”,增加了预警改进环节。

其次,张教授重点论述了公共服务质量监测的数字化转型“何以可行”方面。该部分内容张老师主要以其所属课题组与计算机学院课题组的合作项目——“大数据方法引入社区治理质量预警的研究”为例展开论述。此项研究方法设计从地方政府政务服务热线出发,分数据获取、情感分析和情感分析结果三个阶段展开。在研究示例过程中,详细列举了资料收集阶段和资料分析阶段的各种示例图,清晰的还原了整个研究过程。

最后,张教授在论述公共服务质量监测的数字化转型“何以成形与发展”部分时,主要从“何以成形”和“何以发展”两方面展开。在“何以成形”方面,张老师用一个理论分析框架作支撑,指出数字赋能到制度重塑的进化就是数字化治理机制。“何以发展”方面,张教授提出两个挑战:一是数据的可获得性以及数据结构标准化不足问题;二是方法需要不断的升级改进。

讲座尾声,张教授与我院师生进行了热烈的交流和讨论,并针对学院师生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认真的回应。针对此次学术讲座,白老师将其总结为“新颖”、“细致”和“充实”三个词。新颖之处在于张老师从公共服务的1.0版的过程控制研究、2.0版绩效测量研究和3.0版的民众感知研究中,以新的视角提出4.0版的数字化评价研究,为我院师生开拓了新的研究视野。细致之处在于张老师从国家政策和文献资料的梳理中提出研究问题,何以可行、何以可能、何以发展三个方面全面系统呈现了如何做一项优秀的学术研究,对我院学生进行学术研究提供了示范性样板。充实之处在于张老师整场学术讲座中,从以往的研究到数据资料的分析再到未来发展方面内容非常详实,讲解过程深入浅出,满满干货

本次讲座视角新颖,内容丰富,逻辑论述清晰,对学院广大师生开阔研究视野,提升研究能力大有裨益。

(撰稿:刘霄 截图:陈婷婷 审稿:白列湖 审核:李怀


张廷君教授简介

张廷君,福建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政治发展与地方治理研究中心副主任;福建省行政管理学会理事;福建省人才研究会副秘书长。先后入选“福建省高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培育计划”、“福建省高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近年来,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等5项省部级课题;在《公共管理学报》、《中国行政管理》、《电子政务》 等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出版学术专著一部;2019 年所撰写的四篇案例入库中国专业学位教学案例中心。曾获得2016年福建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文科组特等奖、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文科组二等奖,2017 年获得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章。主要研究方向: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政府绩效、数字治理与管理创新等。


专业院校:
管理机构:
Baidu
sogou